无人机追肥、机器人巡检……农业出产“慧”耕“慧”种 勾画期望郊野丰盈图景

来源:bob登陆    发布时间:2025-05-07 01:26:11

      央视网音讯:5月5日迎来立夏时节。立夏之后,气温升高,雨水显着增多,春天里播下的作物种子在此时节也相继出苗。农业乡村部农情调度显现,眼下全国春播进入顶峰,现在东北地区已春播粮食近1亿亩,完结超两成。而夏日粮油的首要作物冬小麦现在进入灌浆期,夏粮进入产量构成关键期。长江上中游冬油菜现在现已大面积收成。本年,全国冬油菜面积稳中有增,达1.1亿亩,丰盈在望。

      近来,江西新余市的53万多亩早稻栽插使命已完毕,栽培户和各基地正打开首轮田管作业,包含追肥、虫情监测等,确保5月上旬完结首轮田间办理。

      在新余市渝水区南安乡,种粮大户龚凌保经过农机服务渠道调度了3台无人机,为自家的1300多亩水稻追肥。

      接单的无人机操作员龚鑫是“00后”的新农民,本年7月他行将大学毕业。在校期间,龚鑫学的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,课余时刻他自学了农业知识,参加了无人机操作员训练。大学最终一个学期,他来到南安乡的农机合作社实习,并决议扎根乡村。南安乡是新余市的粮食主产区之一,土地肥美、灌溉便当。当地整合无人机等农机资源,构成联动机制,为水稻田间办理供给高效的机械化作业条件。

      本年,新余市的早稻栽培培育面积达53.3万亩。现在,各地正赶紧作业,确保5月上旬完结首轮田间办理。

      眼下,山东德州夏津县的8万亩棉花连续耕种,棉农们抢抓晴好气候,争夺早耕种早出苗,为棉花丰登丰盈打好根底。

      在夏津县新盛店镇的千亩高标准棉田里,多台耕种机在田间络绎,耕种、上肥、覆膜等工序趁热打铁。据了解,夏津县的棉花采纳订单式栽培形式,从耕种到收买都是由合作社一致来办理,减少了栽培本钱,而且栽培棉花还享用国家补贴,确保了农户收入。

      本年,夏津县棉花栽培培育面积达8万亩,夏津县还发挥国家级棉花制种大县优势,高标准建设了5处棉花良种繁育基地。现在,制种总规模到达2万亩,苗种总产量到达300万公斤,供种面积到达200万亩,棉花种业产量到达4亿。

      近来,随气温逐步回暖,吉林省洮南市进入到了玉米栽培的时节。其间,制种玉米作为种子出产的玉米种类,也开端大面积耕种。

      在洮南市车力乡的一片制种玉米田里,多台一体化耕种机正沿着预设轨道有序耕种。据了解,这种耕种机复合了多种功用,集导航、开沟、耕种、上肥、覆膜于一体,机器能够高效、精准地完结每道工序。

      除了有耕种机的助力,当地还活跃推广新的栽培形式,比方“小垄双行、膜下滴灌、水肥一体化”的栽培方法。栽培户经过缩小传统垄距,在单条垄上交织栽培双行玉米充沛的使用土地资源,膜下滴灌和水肥一体化则能够有用操控杂草、保墒保肥。

      现在,洮南市有2.8万亩玉米制种田采用了这种栽培形式。此外,当地还推广“公司+合作社+农户”的运营形式,企业为合作社供给优质种子,并供给配套技术服务,全程参加制种玉米的栽培,并与合作社签定收买合同,让栽培户吃下“定心丸”,增加收入。

      这段时刻,黑龙江多地抢抓气温上升、气候晴好的有利机遇,全方面展开育秧、大田耕种等作业,广袤郊野里一派繁忙现象。到5月4日,黑龙江全省玉米、大豆等旱田农作物的耕种已完结近2800万亩。

      在嫩江市的一处农田里,大型农机正在进行玉米精准播撒作业。耕种的一起,上肥、覆土等工序也同步完结,这种“种肥同机”的作业方法提高了耕种功率。在北大荒集团大西江农场的农田里,多台农机正进行大豆的耕种、、上肥等作业,经过调整耕种距离,植株的散布愈加合理。在佳木斯市北大荒集团七星农场的智能育秧基地里,巡检机器人细心“呵护”着水稻“宝宝”健康成长。栽培户只需点击手机,就能够对两公里外的育秧棚进行“掌上巡田”。

      记者从黑龙江省农业乡村厅了解到,从大田耕种作业展开以来,到5月4日,黑龙江全省玉米、大豆等旱田农作物的耕种已完结近2800万亩。